1927年12月11日,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领导工人、农民和革命士兵举行的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 ,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南昌起义、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,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,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,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。
广州起义油画
中共广东省委根据党中央的指示,于1927年11月26日作出决定,以我党领导的第四军教导团(第4军参谋长叶剑英兼任该团团长)、警卫团一部和广州工人赤卫队为骨干,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,夺取并固守广州,促进全省起义,进而夺取全省政权。
随后,广东省委成立了革命军事委员会和起义军总指挥部,由省委书记张太雷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,叶挺任起义军总指挥,叶剑英任副总指挥,立即加紧起义的组织和准备工作。当时,广州城内敌人只有不到四个团的兵力,共约6至7千人。教导团和新扩编的警卫团一部,基本掌握在我党的手里,广州人民的斗争情绪十分高涨。这种情况,造成了武装起义的大好时机。
广州起义原定于12月12日晚举行,由于起义计划被敌人察觉,张发奎准备解散第四军教导团,同时调集其主力部队向广州开进。在此紧急情况下,广东省委决定将起义提前到11日举行。12月11日凌晨,在张太雷、叶挺、恽代英、杨殷、周文雍、聂荣臻等领导下,开始起义。起义武装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,歼敌一个步兵团和一个炮兵团,攻占了坚固的反动堡垒市公安局和市内绝大部分地区。起义中,叶剑英根据广州的地形特点,用兵布防,使起义一开始就比较顺利地占领了大半个广州。叶剑英冒着枪林弹雨,亲自在长堤一带指挥作战。最终,由于敌强我弱等原因,12日晚,起义军被迫撤出了广州城。
广州起义时的工人赤卫队
广州起义,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南昌起义、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,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,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,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。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,但起义军民无比英勇的战斗精神,给了中国人民以新的鼓舞。起义的许多领导人和保留下来的武装力量,继续为中国革命事业顽强战斗,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部分。
广州起义烈士陵园
广州苏维埃政府旧址